隨著近年來監(jiān)管層對公募基金牌照的放開,越來越多的私募機構開始積極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PE系公募也不斷涌現(xiàn),然而北京商報記者發(fā)現(xiàn),證券類私募機構拿公募牌照的速度卻略顯緩慢,究其原因在于監(jiān)管擔憂利益輸送成為絆腳石,日前,剛剛獲批拿到公募牌照的陽光私募大佬楊愛斌甚至不惜斬掉原有私募業(yè)務才成功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盡管如此,“私奔公”仍受到期待。 陽光私募拿牌緩慢 證監(jiān)會最新披露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表》 (以下簡稱《公示表》)顯示,目前已有37家基金公司排隊等待監(jiān)管層受理審批,這其中不乏知名私募機構申請公募牌照的身影,如重陽投資、博道投資等,但相較股權類私募機構取得公募牌照的速度,證券類私募顯得緩慢許多。 早在去年12月,國內大型私募重陽投資就已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重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然而時隔三個季度,《公示表》顯示,重陽基金的設立申請仍尚在是否決定受理階段。此外,今年5月27日,上海博道投資也向證監(jiān)會遞交了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請,同樣尚未明確獲得正式受理。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監(jiān)管層實施的《資管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yè)務暫行規(guī)定》和新基金法中,公募基金業(yè)務牌照早已向符合條件的私募、券商、保險等資管機構敞開。根據(jù)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作為資產管理機構申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yè)務應滿足:實繳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最近三年證券資產管理規(guī)模平均不低于20億元以及三年以上證券資產管理經驗且最近三年管理的證券類產品業(yè)績良好等。 北京商報記者查詢發(fā)現(xiàn),較早提交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重陽投資,在申請門檻的硬性指標上已基本滿足。資料顯示,重陽投資實繳資本2000萬元,最近資管規(guī)模已超過200億元,已有近七年的陽光私募投資管理經驗。而今年5月申報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上海博道投資,實繳資本也高達2000萬元,在私募大佬莫泰山的管理下,目前資產管理規(guī)模已經超過120億元,成立已達三年以上。 事實上,申請公募牌照的私募機構高管中,也不乏有豐富的公募基金管理經驗,如博道投資的董事長莫泰山,曾擔任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總經理,后在奔私大潮中,加入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任總經理一職,隨后他又自創(chuàng)門戶投資建立博道投資。 監(jiān)管擔憂利益輸送 那么為何陽光私募申請公募牌照如此緩慢?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主要原因在于證券類私募和公募基金投資業(yè)務的重疊性較高,擔憂出現(xiàn)利益輸送問題!八侥甲龉紭I(yè)務最敏感的問題,就是如何避免用公募的錢對私募進行利益輸送!睗步鹦呕鹪u價中心主任王群航坦言。 格上理財研究員徐麗也認為,對于私募機構申請公募牌照,監(jiān)管層最為擔憂的就是利益輸送、公平交易等內部風控相關問題,另有部分私募機構還在候審,監(jiān)管層的顧慮還包括產品線過多且過于復雜,或創(chuàng)新太多,易存在隱含風險等。此外,從實際情況上看,私募機構申請公募牌照仍存相當嚴格的要求,包括近三年平均管理規(guī)模、私募基金業(yè)績、從業(yè)人員、軟硬件設施等,一般的私募機構是難以滿足條件或有能力去申請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監(jiān)管層審批緩慢、私募機構申請公募牌照遇阻的背景下,已經出現(xiàn)部分私募機構主動放棄申報的情況。從今年6月3日,證監(jiān)會披露的《公示表》來看,共有10家機構消失在申報的名單中,其中3家大股東性質為私募,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是在后期撤銷申請的可能。 據(jù)悉,申請公募基金管理資格需要經過前期溝通、申請材料、材料補正、現(xiàn)場檢查、批復反饋五個環(huán)節(jié)。樂觀情況下估計,從證監(jiān)會相關部門受理私募基金公司的申請后,完成整個申請流程至少需要8個月左右。不過,今年7月,證監(jiān)會調整了基金公司的設立審批程序,簡化了流程,由原來的申請人先組建公司再申請審批,改為先由證監(jiān)會批準設立,對申請人進行檢查后再組建設立,降低了私募機構申請公募牌照的成本。 大佬不惜自斬私募 因監(jiān)管層擔憂私募開展公募業(yè)務會存在利益輸送問題,為此已有急于拿公募牌照的大佬自斬私募業(yè)務,今年7月債券私募大佬楊愛斌控股設立的鵬揚基金率先獲批,讓陽光私募進入公募的道路有了突破,不過,拿公募牌照則是以清理原有的私募業(yè)務作為代價。 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早在2014年楊愛斌就已開始籌備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當年,楊愛斌引入華石投資以增加資本金達到公募設立門檻。2015年4月遞交申請設立鵬揚基金,在申請書上,鵬揚基金的股權結構是楊愛斌個人持股55%,上海華石投資持股45%。 值得一提的是,鵬揚基金的設立申請依然經歷了長達15個月的申報過程。“投資二級市場的私募公司想要拿下公募基金牌照,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這么多年私募做公募業(yè)務也一直是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對于監(jiān)管來說,最擔心的是同一公司如果既做私募業(yè)務又做公募業(yè)務,想要完全做到防范利益沖突、利益輸送,十分困難!睏類郾筇寡。 最終,為了實現(xiàn)自己回歸公募的理想,楊愛斌不惜徹底放棄苦心經營多年,規(guī)模高達400億元的私募基金公司鵬揚投資,通過另起爐灶的形式設立公募基金公司鵬揚基金。楊愛斌表示,從2015年上半年就開始主動清理、關停自主發(fā)行的私募基金產品,個別產品是一對多的資產管理計劃,做重大變更需要所有的持有人同意,為此費了很大的周折,直到今年6月才把私募產品清理完畢。而這也間接反映了作為證券類私募機構申請公募牌照的不易。 “私奔公”仍被期待 盡管證券類私募拿公募牌照的道路阻礙重重,但從大佬楊愛斌不惜自斬私募業(yè)務、多家知名私募積極申請的情形來看,公募牌照對于私募機構來說還是有很大吸引力。 徐麗表示,公募牌照對于私募機構的吸引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產品線擴充,除發(fā)行和管理追求絕對收益的私募基金外,還可以有追求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且產品線更加多樣化,甚至可以申請QDII基金進行海外投資;第二,公募基金往往體量較大,私募機構進入公募業(yè)有助于直接加大資金量,擴大公司管理規(guī)模,加強公司品牌效應;第三,有利于提升公司人才使用效率,不少大型私募具有成熟、完善、龐大的投研團隊,進軍公募,既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優(yōu)勢,也可以加大人才的匯聚和激勵。 王群航也表示,私募基金的規(guī)模較公募機構來說是十分小的,沒有規(guī)模就沒有管理費,公募牌照更容易提高品牌知名度,幫助私募擴大規(guī)模,提高管理費收入。 那么為了盡快拿到私募牌照,是否會有更多私募機構選擇像楊愛斌一樣放棄私募業(yè)務呢?在徐麗看來,若私募機構未找到行而有效的風險隔離方法,那么,未來要想獲得公募牌照只能斬斷其私募業(yè)務,轉向公募專戶。 格上理財研究員雷蕾也坦言,即便是成功拿到公募牌照,證券類私募機構在開展公募業(yè)務方面也需建立防火墻制度,由不同的團隊分開獨立進行投資運作。私募大佬是否應該放棄私募而轉戰(zhàn)公募,其實主要是看私募大佬對于公司未來發(fā)展方向的規(guī)劃。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