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前11月A股市場波瀾起伏,極度考驗投資管理能力。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RQFII基金今年以來整體獲得2.27%的收益,但是和A股偏股型基金相比,表現要遜色很多。 自2012年7月首只RQFII-ETF在港交所上市以來,這類投資A股市場的產品已經過了3年多的發(fā)展。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有今年完整業(yè)績的85只權益類RQFII-ETF(A、B類和I類分開統(tǒng)計,各幣種分開統(tǒng)計)平均收益增長率為2.67%,11只產品的收益率超過10%。 分類型來看,ETF產品方面,有今年完整業(yè)績的40只權益類RQFII-ETF平均收益率為0.97%,整體表現比較平均。其中,有4只產品收益率在19%以上,表現最好的是成立于去年5月的匯添富中證醫(yī)藥基金,今年以來漲幅達到31.14%;緊隨其后的是嘉實明晟A股基金,今年以來漲幅為23.47%,華夏滬深300、恒生A股龍頭、添富主要消費、易方達中100等產品表現也較好,表現最差的產品出現了19%的虧損。 在主動型產品中,上投摩根(香港)人民幣中國A股焦點基金表現較好,各幣種今年以來收益在20%~25%之間,麥格理中國A基金、惠理中國A股優(yōu)選基金、大成中國靈活配置基金等表現也不錯;表現最差的產品出現了接近30%的虧損。 盡管獲得的絕對收益比較可觀,但是整體上RQFII產品的表現要明顯弱于A股權益類基金。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2.5675%和44.19%,平均收益率達到33.88%,今年以來更有多只產品收益率超過100%。整體來看,RQFII權益類產品和A股權益類產品業(yè)績差異超過40個百分點。 業(yè)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板指數表現要明顯好于大盤指數,而RQFII多數為跟蹤大盤的指數型產品,而主動產品也多偏愛消費、金融等藍籌股,更強調穩(wěn)健投資絕對收益,因此表現上整體要弱于A股基金。而且雖然今年以來有部分RQFII機構引入布局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的指數,但是不少產品出現在股災之前,未能提升整體表現。另外也顯示出因為市場結構、風格等不同,RQFII機構對A股研究能力的不足,以及對市場熱點把握上有所缺失。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臨汾金融網
( 晉ICP備15007433號 )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